办公系统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正文

CIE青托 彭守仲:科研有路梦为马

2022-05-17

图片1.png


彭守仲(199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微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自旋信息器件相关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北航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Electron.、IEEE IEDM等高水平期刊和会议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3部,其中2部获批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申请发明专利8项,2项实现转化。参与制定中国电子学会团体标准2项,2次获得中国电子学会成果鉴定,荣获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4)。由中国电子学会推荐,彭守仲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彭守仲身上有很多标签:北航硕博连读、年轻副教授、院长助理……但彭守仲的成长之路,用一个寻求梦想的故事来形容,或许更加贴切。


一、逐梦少年时

彭守仲的科学家之梦缘于幼时。“有一年过年回家,跟我哥闲聊的时候,他说,我小学的时候就嚷嚷着当一名科学家。”儿时戏言,却不料无心插柳柳成荫。


彭守仲出生在江西宜春的一个普通农家,虽然家庭条件不算富裕,但是父母对彭守仲的教育却非常重视。“家人教给我许多非常朴实的人生道理,比如要踏实努力、要知恩图报、要心怀祖国,家人给我的关爱以及给我留下的这些最朴素的道理是支撑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让人欣慰的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彭守仲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的骄傲,同学们的榜样。彭守仲的背后不只是负重前行的励志故事,更是他对话信息科技奥秘的奇妙旅程。


 image.png


二、兴趣源于热爱

填报大学志愿时,彭守仲非常“随意”地选择了专业。“我报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当时觉得电子信息这个方向是我们国家比较急需的方向,而且我也比较感兴趣。”


本科学业即将结束时,彭守仲开始郑重思考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当时听从了自己的内心,我对微电子领域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就这样,彭守仲走上了科研之路。


选择科研方向时,既要做基础科研,也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在他博士一年级时,赵巍胜教授辞去了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员终身职位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将彭守仲带入了自旋电子学这个新兴学科。


回顾这几年的科研历程,彭守仲印象最深的是发表第一篇论文的经历。当时只有两周时间,为了论证几个关键性问题,还需要不停地做实验。为了在截止日期前回复审稿人的意见,他连续半个月每天只睡3个小时。“那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从实验室出来才发现天都亮了。”彭守仲回忆,就这样终于按时完成了相关研究和论文修改,也顺利发表了。“当时特别开心,印象也很深刻。”


三、不负韶华守初心

“我是高三时入党的,当时感到非常光荣。”谈到入党时的心情,作为一名党龄13年的老党员,彭守仲依旧心潮澎湃。“作为党员更应该为国为党做出一些贡献。”


2018年,彭守仲博士毕业,被评为北航优秀博士毕业生,同年入职北航微电子学院,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华丽转身。“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家国情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只有国家强,个人才有发展。”彭守仲感慨道。


彭守仲在北航首次开设并主讲了本科核心专业课“微电子器件实验”、研究生课“集成电路技术开放实验”和“集成电路技术综合实验”,参与讲授了本科核心通识课“自旋电子科技前沿”。他连续几年担任大一新生的学业导师,多次开展导学示范活动、导学读书会、大学生涯研讨、实验室参观等活动,努力把爱国情怀、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传递给每一名学生,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被评为北航学院“优秀导师”和“优秀班主任”。


彭守仲目前担任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北航集电学院铸芯党支部书记、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微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身兼多职的他主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双一流大学青年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努力发扬传承“矢志不渝、敢为人先、致真唯实、芯片报国”的“北航芯”精神,被评为北航集成电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科研路上,彭守仲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在微电子器件领域顶级会议IEDM上发表了北航历史上第一篇IEDM论文,在《自然·电子学》(Nature Electronic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20余篇SCI论文,申请8项发明专利并实现转化,参与出版3部教材并入选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专著。

 

他感慨:“能有今日的小小成果,和我在2019年3月份加入中国电子学会,找到了一个好的平台密不可分。”在电子学会,彭守仲参加了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成果鉴定、中国电子学会团体标准制定等活动,获批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拓宽科研思路,创新思维方法,才能碰撞出更多的灵感火花。彭守仲表示:“在参加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本领域的专家和同行。在入选了青托人才之后,也让我有机会和其他优秀的青托入选者进行交流。”


谈及未来,彭守仲说:“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尽快攻克‘卡脖子’技术,才是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最应该做的事。”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是由中国科协于2015年10月立项的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电子学会作为具体实施单位之一,充分发挥学会“小同行”和高水平学术大师聚集的专业优势,强化对信息科技领域青年人才苗子的发现举荐作用,及早发现、重点扶持、加快培养年龄在30岁上下,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者,为他们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供政策咨询、经费支持、学术交流及成果转化等工作平台。


返回列表页

加入会员

学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