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为期三天的主论坛和26场专题论坛上,416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聚焦前沿技术、产业动向和创新成果,深入研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共同打造了一场十分精彩的机器人领域前沿观点盛宴!
在8月24日下午的主论坛上,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彬以《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实践》为主题发表演讲。
数说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
论坛
26 家国际支持机构
3 大主题 26 场专题论坛
416 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
74 位国外嘉宾及港澳台嘉宾参会
线上线下听众达 160万 人次
展览
27 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
首发新品 60 余款
近 170 家参展企业 600 余件参展产品
参观人数近 25万 人次
大赛
全球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7000 余支赛队
13000 余名参赛选手
每天参赛人数 4000 余人
媒体关注
近 400 家国内外媒体
短视频平台话题播放量达 2.9亿
许彬 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以下是演讲内容实录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下午好!我是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许彬,刚才听了各位嘉宾的发言,非常的精彩,学习很多,收获也非常多,下面我结合我们相关的工作,分享一下我们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的实践和思考。
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
第一,时代背景的情况。
第二,国地中心的基本情况。
第三,介绍国地中心发展的总体规划,就是5410。
第四,介绍一下我们在创新探索上的工作。
首先是时代的背景,是人形机器人、是新质生产力,我们的社会各界对人形机器人都非常的重视,人形机器人事关国民经济、科技经济、人类生活形态的变化,而且最新的定义我们也给大家分享一下,人形机器人是新一代的移动智能终端,是智能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也有着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
再就是我们整个国家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包括我们要构建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机制,所以我把我们相关的工作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深度的融合起来,包括青龙公版机的持续迭代、OpenLoong社区的建设、通用训练场的建设等等,和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创新资源统筹力量的组织以及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牵引作用等等这些国策方针深度的融合,深度的绑定起来。
我们有两个基本判断和三个阶段的技术趋势。
第一个判断,只有人形机器人才能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刚才Marc先生在演讲中也提到了,为什么是人形机器人,实际上这是我们的回答之一,但是这个观点是一个有立场的观点,它并没有在我们的产业界、科技界获得共识,但它是指引我们整个国际中心发展的技术灯塔或者技术信仰。
第二个判断,具身智能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这也是考虑到未来AI最核心最关键最典型的业态将是人形机器人,这是我们的一个信仰。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大模型的训练和生成。像我们中国人讲的格物致知阶段,在理论上认识世界,刚才熊总也提到了读万卷书阶段。
阶段二,具身智能阶段,也就是知行合一阶段。知道,但做不到,这等于不知道。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具身。
阶段三,通用的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致良知阶段,达到天人合一,最高境界。
这两个判断核心的逻辑支撑,实际上在于通用人工智能的训练需要海量通用的数据,而人形机器人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数据,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所有数据都是为了人类的发展生存而出现的,所以我们认为只有强对标人形机器人作为载体的具身智能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通用的人工智能。刚才宇树科技的王总提到了把人的大脑放到狗的身体里面,我相信这样的结合,人大脑的能力、智能肯定会退化。
下面介绍一下国地中心的基本情况,我们是2023年8月份启动,去年年底完成注册,在今年的5月份挂牌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运营模式是公司+联盟,公司就是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联盟就是中国的人形机器人百人会,是同章程、同会员、同建设。
我们的技术委员会是由姚期智院士为主任,包括了7名院士,11名专家和16名企业家组成。同时我们通过以院士团队为牵引,以企业为主导,构建了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生态。
核心目标是打造一个共性的服务平台,作为牵引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桥头堡、试验田和示范区。这是5月17日工信部金市长调研创新中心,为国创中心揭牌。
我们取得的一个典型的阶段性成果是今年7月4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我们发布了全球首款全尺寸的开源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我们也发布了18金刚人形机器人的阵列,同时在今年的6月6日我们的OpenLoong开源社区也实现了线上运营,也欢迎我们相关的技术人员跟着我们的社区共同建设和维护。
整个国地中心的发展定位核心是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
第一,上级指导单位的产业指导关系。
第二,地方政府的产业落地要求。
第三,满足国地中心的核心使命。
第四,保持公司的市场化运营、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也面临新的四方面关系。
1、我们和机器人本体之间的关系,这块我们制定了三不是、三不要原则,不是又一家机器人本体企业,不要和任何一个机器人本体企业进行市场化的竞争。
2、我们和各地创新中心的关系,因为在工信部的指导下,我们人形机器人相关的创新中心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后续我们还是要形成协同,更多的互补,共同促进产业的发展。
3、和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关系。没有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就很难有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真正应用落地。
4、和产业内、生态内相关的供应链零部件企业的关系。我们制定了三年的技术发展规划,核心是围绕4大板块,聚焦破解16项共性技术,构建产业服务与生态体系。
这是我们整体的布局“5410”,5大功能,4链融合和十件大事。
首先是基础技术攻关,我们制定了三横三纵+AI基础设施的人形机器人技术路线,包括机器脑、机器体、机器肢,包括电动型、液压型、创新型,当然我们这三横三纵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包括能量域、信息域、控制域,包括大模型、具身智能、数据集等等,内涵也在不断的完善。其次是典型的产品培育,我们也构建了从机器脑、机器体到AI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产品培育。
还有产业生态构建。我们建立了一个孵化器+N支基金+18个方向的产业生态建设路径,建设线上的开源社区和线下的产业园。我们通过重点行业的场景应用来牵引行业的发展,牵引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积累和进步。核心能力支撑主要包括我们的智库能力、产业汇聚能力、应用示范能力和相关的人才培育能力。
我们不是一个简单的研发机构,不是单纯的市场化企业公司,我们是一个新型的共性的服务平台,所以我们要围绕产业链、配套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促进行业的发展。
十件大事,开源公版机的研制。OpenLoong社区的建设,我们将通过强对标Rose等知名社区,打造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开源社区。通用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我们要通过建设物理的场景和虚拟数字孪生的场景来加速应用场景的迭代应用。建设规模化数据集,主要是解决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的标准,数据低成本的问题,同时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足够数量的、足够种类的、足够高质量的和足够安全可靠的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数据,促进行业的发展。
重点场景应用落地,我们也把场景分成L1到L4这四级,从简单场景到特殊场景,从简单场景到复杂场景,从专用场景到特殊场景,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推进场景的运用,这也是发挥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加速产业的发展。智库相关的,提供相关的建议,发布白皮书等等。还有共性服务平台建设。人形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形成产业核心的聚集区。设立孵化平台。设立产业基金,总规模100亿,前期首批大概是20亿,我们年底能够完成基金的筹建。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服务创新平台,核心思想是以市场为主导,机制创新、开源共创和场景利用。机制这块核心是发挥创新体制优势,服务行业发展,从三个维度体现机制创新。
第一,技术的布局架构,我们是国地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通过开源的本体+开源的大模型来集合,实现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深度的融合。
第二,组织推进架构,通过地方+企业、企业+政策、政策+产业,来实现加速产业聚集,加快示范推广,加强产业融合等。
第三,产业融合架构,主要是通过开源和揭榜挂帅的深度结合。
然后是开源,做有组织的产业布局和生态培育,我们通过发挥新型的创新体制优势,形成分布作战、集团推进的产业生态,通过开源降低整个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入门门槛,拉高起点的高度,加速场景的应用和加快技术的迭代。
然后是场景,因为场景是我们中国发展产业最大的优势,所以我们把场景也进行了分级分类,从重点的场景开始落地,通过重大工程和市场驱动的方式引导整个产业的落地。
最后简单说一下我们整体的发展规划5410,同时我们也制定了下一步发展的路径,包括我们既仰望星空,实际上也要脚踏实地,所以下一步我们重点按照1+3+X的方向来推进我们相关的工作,“1”就是我们相关的一些基础能力,“3”中的第一个1是青龙开源公版机的持续迭代,第二个是训练场的建设,第三个是中试能力等等。X个产业相关的能力建设。
在这种基础下,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汇聚全国的资源,形成一个点上的突破,积跬步以至千里,会细流成江海。依托科技创新,尊重市场规律,发扬企业家精神,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谢谢各位。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电子学会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加入
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钟山县开展“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实验秀进校园
中国电子学会总部政策研究与国际合作处党支部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第四届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年会圆满落幕
中国电子学会召开2024年统战工作座谈会
2024年全国导航技术与应用大会在京盛大召开
相约广西绿城 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南宁锦标赛开幕!
“科创中国”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子智造论坛(宁波)成功举办
中国电子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家委员会走进山东大学暨第40期中国电子学会青年人才托举沙龙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