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
中国电子学会自2015年起开始组织实施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项目重点支持30岁上下潜心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采用以奖代补、稳定支持的方式,对每一位扶持培养的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三年。目前,学会已成功推荐160位青年人才入选第1-9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本年度中国电子学会官方公众号将继续开设“青年人才托举项目被托举人风采”栏目,集中展示优秀被托举人风采,敬请关注!
本期优秀被托举人:徐晓龙
徐晓龙(1992-),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准聘教授,特立青年学者。主要从事二维半导体生长和器件制备以及二维磁性材料的物性研究。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共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Science,Nature Synthesis,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2),PRX,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晶圆尺寸单晶MoTe2的制备工作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主持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及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获“小米青年学者”项目资助。经中国电子学会推荐,入选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科研成长之路
2015年,徐晓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科技大学理科试验班。在大二时由于兴趣使然,选择应用物理专业展开深入的专业学习,并最终以优异成绩保送至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攻读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徐晓龙在其博士导师戴伦和叶堉的指导下,意外发现二维半导体MoTe2中1T’到2H相的相变过程,通过细致的研究阐明了其相变机理并揭示MoTe2薄膜从1T’到2H相转变过程中伴随的重结晶行为,为大尺寸高质量二维半导体的制备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上研究为徐晓龙进一步基于该体系展开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单晶种子发芽
在深入理解了二维半导体MoTe2生长机制后,徐晓龙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能否通过控制生长的动力学过程,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实现二维半导体MoTe2薄膜的大面积单晶合成?在反复推敲和讨论后,徐晓龙和导师制定了一种新颖的生长方案,即利用保护层与“单晶种子”构造一个单晶的成核相变界面,从而实现沿面内和面间的大面积单晶半导体相变和重结晶过程,最终成功制备了晶圆级单晶半导体相MoTe2薄膜。这种籽晶诱导重结晶的生长方式实际上与传统的提拉法制备单晶硅锭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是一种制备二维半导体单晶薄膜的新范式。所发表的一作Science期刊论文成为ESI高被引、热点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全新的领域和挑战
2020年徐晓龙博士毕业之后,坚定地选择继续在科研道路上逐梦,并获得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资助,与叶堉副教授合作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期间获得了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等荣誉;随后于2022年6月加入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近四年间,徐晓龙不仅继续开展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单晶生长外延与可控掺杂的相关合作研究,同时也开始关注可能为突破摩尔定律带来全新机遇的二维磁性材料体系。作为一名领域的新手,徐晓龙与博士生针对相关材料体系和实验现象展开讨论和合作,在国际期刊PRX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针对MnBi2nTe3n+1体系和CrBr3材料发表相关磁耦合机制揭示及其物性调控的研究论文,为这一研究领域奠定重要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前路漫漫其修远兮
徐晓龙的未来研究将继续聚焦多功能二维材料的生长制备与功能集成,面向前沿基础物性与实际器件应用两条路线,开展相关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有幸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徐晓龙表示其备受鼓舞,并将在中国科协和中国电子学会的支持下,在各位托举专家的指导下,不懈努力,攻克难关,为我国前沿半导体领域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电子学会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加入
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中国电子学会组织召开“人形机器人发展研讨会”
中国电子学会组织召开“机器人产业发展研讨会”
中国电子学会空天信息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电子学会荣获2024全国科普日优秀表彰
中国电子学会组织召开“下一代半导体创新发展研讨会”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暨第三十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数据采集与处理》荣获 “百佳科技期刊”称号
中国电子学会柔性电子技术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