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
编者按:中国电子学会自2015年起开始组织实施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项目重点支持30岁上下潜心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采用以奖代补、稳定支持的方式,对每一位扶持培养的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三年。中国电子学会官方公众号近日开设“青年人才托举项目被托举人风采”栏目,集中展示优秀被托举人风采,敬请关注!
本期优秀被托举人:赵双易
赵双易(1990-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2018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杨德仁院士和皮孝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半导体生长、性能优化和光电器件制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no Energy、Small method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和IEEE Transaction on Electron Device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包括3篇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7项,参与撰写学术专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川渝科技学术论文一等奖、浙江大学阙端麟奖学金和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多项奖项和荣誉。经中国电子学会推荐,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2013年,赵双易考入浙江大学,在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 “实验室的前期积累让自己可以直接从材料合成迈向器件制备阶段,本以为后面的工作会很轻松,没想到第一个器件就做了六个多月。”当回忆自己的第一个工作时,赵双易坦言,最令自己难忘的就是那六个月的工艺摸索阶段。每天一早就得赶到实验室,从清洗ITO衬底开始,配制溶液、多次涂膜、热退火、真空镀膜到最后的器件测试,吃饭都要趁着设备抽真空的间隙去解决,并且所有工作要在晚上9点之前完成。随后还要立即分析当天的测试结果,设计第二天的工艺参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直到第五个月的时候,在一次与导师和师兄的分析讨论中,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工艺参数。在第六个月时器件的效率终于得到大幅度提高,器件的核心参数在当时国际上达到了最高水平,而他的第一个工作也顺利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Energy上。
此后,赵双易利用硅量子点作为核心层,制备出三元异质结杂化太阳电池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等一系列高性能光电器件。在临近博士毕业的最后一年,他又瞄准国际上方兴未艾的神经拟态计算,探索并制备出国际上首个“电刺激-光输出”的神经突触器件,实现了极低能耗下的神经功能模拟和基本逻辑门构建。相关成果被Materials Today和科学网等科技学术网站报道。回忆在浙江大学的时光时,以“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为核心内容之一的“求是”校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科学研究中,“热点”与“非热点”仅仅是相对的,最重要的是秉承初心使命,沉下心做好基础研究。正如毕业时,杨德仁院士对他说的:“目前不少方向很‘热’,但研究需要‘冷’思考,要找准要点、难点、痛点,在原始创新和产业发展两方面科学布局,集中攻关。”
道阻且长,行且坚毅
博士毕业后,他加入重庆大学光电学院,在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臧志刚教授团队从事低维金属卤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他立足非铅金属卤化物的特殊光电性质,提出采用低温溶液法制备低维金属卤化物半导体,并重点探索其在X射线探测方面的应用。他创新性地利用模板辅助策略在常温下获得了柔性X射线闪烁体器件,在保证器件良好柔性的同时,实现了对小尺寸复杂结构被测物体的高性能成像。其空间成像分辨率高达19.8 lp/mm(高于目前商用标准5倍以上),探测极限仅为商用探测限的0.52%,并且器件在高剂量辐射下显示出优异的稳定性。面对这一系列的成绩,赵双易认为,接下来的工作将继续围绕低剂量X射线高速精确探测这一目标进行攻关。
赵双易在入选青托后,参加了多次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的交流活动,收获颇丰。谈到未来研究方向,他坦言,“怎么样成功地将X射线光子转化为高迁移率电子并捕获收集,是解决室温零偏压下X射线高性能实时探测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要真正完成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道阻且长,但行且益坚,希望能够依托中国科协和中国电子学会平台,今后能与更多的专家学者合作交流,为未来科研工作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和潜力。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电子学会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加入
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钟山县开展“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实验秀进校园
中国电子学会总部政策研究与国际合作处党支部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第四届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年会圆满落幕
中国电子学会召开2024年统战工作座谈会
2024年全国导航技术与应用大会在京盛大召开
相约广西绿城 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南宁锦标赛开幕!
“科创中国”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子智造论坛(宁波)成功举办
中国电子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家委员会走进山东大学暨第40期中国电子学会青年人才托举沙龙成功举办